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建筑设计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立东 中房报记者 刘洋/摄
住房问题是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住房可持续发展既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广大居住者高品质生活需求与供给的重大变革。今年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全国住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如何把新时代“好房子”建设好,成为住房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
为了落实住建部关于“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工作要求,中国房地产报策划了“寻找中国好房子”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深度走访、系列采访、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探讨“中国好房子”的规划设计和建造标准,总结推广“中国好房子”建造和运营的成功经验,助力中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历经6个多月的准备,全国276家建筑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组建了531支设计团队,共提交了384个参赛作品,经过1个多月的专家评审,最终产生了120个大赛获奖作品。”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建筑设计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立东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专访时,谈到刚刚收官的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充满了感慨。
作为此次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的实行者、亲历者,马立东坦言:“非常幸运能参与组织这次大赛,最深的感受是创新办赛不容易,没有现成的作业可 ‘抄’。大赛得到了住建部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全程引导,在京苏两地政府和协会的大力支撑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简称‘中设协’)领导积极谋划,大赛专家团队和工作组精心筹备,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特别要说的是,大赛得到了全行业的积极响应,全国建筑设计企业和设计人员踊跃参赛,提交了数量众多的具有创新理念的优秀参赛作品。202位包括院士、大师在内的专家评委为大赛辛苦付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贡献了智慧,共同打造出一大批高品质的‘好房子’设计样本。”
中国房地产报:这一届“好房子”设计大赛采取了“真题、真赛、真建”全新竞赛模式,这种模式对住宅建设有着怎样的影响?
马立东:一方面,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真题、真赛、真建”的全新竞赛模式,将激发广大设计人员的为民情怀和创作热情,与全行业共同打造高品质“好房子”设计样本。另一方面,与以往聚焦创新理念和创意设计的学术性设计竞赛不同,这次大赛采用“真题、真赛、真建”的创新办赛模式,力求兼顾学术创新性和工程可实施性的双重目标,不仅对创新办赛带来挑战,而且对设计团队开展设计、对两个真实赛题项目的开发建设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挑战的核心问题,就是大赛的设计成果要同时满足百姓对“好房子”的美好需要,满足“好房子”的内涵要求,满足赛题项目的土地出让条件和开发建设要求,大赛成果要实现这“三个满足”的完美统一,推动住宅设计行业发挥出更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目前大赛获奖作品已经全部产生,大赛工作从“真赛”转入“真建”阶段,大家正在全力配合北京、江苏两地政府,努力实现一等奖获奖作品能真正用于赛题项目的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把大赛贡献的“好房子”设计样本真正建成“好房子”示范项目,这才是大赛的最终目标。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这次大赛的重要组织者,请您先容下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从筹备、组织、落地的全过程。
马立东:其实,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最早筹备工作从2023年1月底就启动了,2月初提交大赛方案一稿,4月28日提交方案二稿。去年5月、6月、7月组织相关方、各单位进行了多次沟通研讨会。
直到7月11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朱长喜向倪虹部长作了“好房子”大赛筹备工作汇报,倪虹部长肯定了协会筹备工作并对大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7月24日,开始组建了大赛核心组、赛题组、平台组、技术组、宣传组5个工作组,大赛工作全面加速。
8月31日,以“新设计·新住宅·新生活”为主题的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正式启动,开创了“真题、真赛、真建”的全新竞赛模式。大赛共设置两个赛题,分别以位于北京、南京的两个实际居住小区项目为真实赛题。
大赛报名期间,来自全国的276家建筑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组建了共计531支设计团队报名参赛。截至2023年10月31日24时,共有220家设计单位的384支设计团队提交了参赛作品,其中,北京赛题作品176个,南京赛题作品208个。
11月5日~8日,来自全国建筑设计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共166位专家开展了大赛第一轮线上初评工作,产生了两个赛题全部参赛作品的评分排名。11月10日~12日,42位大赛初评委员开展了第二轮线上初评工作,分别产生了两个赛题排名前85位的参赛作品,共170个作品进入了终评阶段。
11月29日~30日,邀请了以庄惟敏、李兴钢两位院士带领的36位全国住宅建筑领域的专家团队组建了终评委员会,召开了大赛终评会议。经过对两个赛题作品的分组评选、全体会议作品点评、终评委员会全体委员投票评选,最终评选出120个参赛作品荣获全国“好房子”设计奖。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终评专家合影。中房报记者 刘洋/摄
1月7日,发布了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成果。接下来,还将对“好房子”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进行巡展,并全力推动大赛成果的落地实施。
中国房地产报:在整个“好房子”设计大赛组织、举办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首先在时间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如何落实一南一北两个“真题”?令大家感到鼓舞和振奋的是,在发布了寻找征集真实住宅开发项目作为赛题的消息后,中设协收到了全国很多省市政府的积极响应,提出多个候选项目。在比选评估后,特别是在北京市、江苏省规划住建部门的大力支撑下,两个“真题”很快得到落实。
“真赛”过程中遇到两大挑战:一是大家认不认可这个大赛?二是大家愿不愿意参加比赛?对此,大家积极动员中设协及各分支机构的会员单位,各地方协会也通过多媒体矩阵、多渠道在全国宣传动员。
“真赛”过程,对全国报名和参赛团队来说,在很多关键节点上时间都非常紧张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所以常常是在与时间赛跑。报名环节,临近截止时间前2~3个小时,大赛工作组同志们就一直盯着报名平台,随着报名团队超过300家、400家、500家,大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在提交设计作品截止时间前也同样如此。
在评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工作组人手不够。开始办赛“保障组”只有包括我在内的3个同志,到了评审环节需要对接全国166名住宅领域专家,根本忙不过来,为此大家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建研院快速组织了7个团支部,以每个团支部为小组,组建了一支50人的保障组大团队,确保专家评委顺利完成两轮线上初评和最后会议终评的各项工作。不管是评审专家还是大赛各工作组的全体成员,大家都是无偿参与,从不同的维度为大赛和行业作出自己的贡献,非常感谢大家!
初评时,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朱长喜要求找到全国250位住宅设计领域专家来做评委,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全国建筑设计企业和高校范围内只找到了166位住宅领域专家,尽管如此,如此大规模的评审专家阵容也已经是前无古人了。这些行业专家都是义务参与线上初评,每个设计作品的成果文件多达100页,每个专家要在3天内看完40个设计作品,工作量巨大。有的专家白天忙完工作,晚上加班熬夜还要看作品,甚至通宵达旦。大家深深为这些专家不求回报、辛苦付出的精神所感动。
中国房地产报:“好房子”设计大赛到目前为止是不是可以说画上圆满句号了?后续还有什么工作?还有什么期待?
马立东:“好房子”设计大赛到目前为止只是完成了“真题、真赛”阶段任务,到“真建”阶段还会遇到很多挑战。接下来将以开展从“好房子”设计到“好房子”建设的实践为目标,在办好大赛的基础上,与地方政府和赛题项目建设单位开展紧密合作,全力推动大赛成果的落地实施,将大赛涌现出的、能充分体现“好房子”宗旨的优秀设计成果,用于引导赛题项目的开发建设,展现住宅设计的价值,为提升我国住宅品质、建设好房子贡献行业智慧。
下一步大家最大的希望,就是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在“真题、真赛”后要真正做到“真建”,不仅建成,还要建好。
原标题:《马立东:齐心协力、创新办赛,打造高品质“好房子”设计样本丨中国好房子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