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之后,淮海路上的上海妇女用品商店将停业整修。开业68个春秋,这家国内最早的女性用品专业特色商店,曾经风头无两,也曾沉寂落寞,人来人往,唯有其所在地——历史建筑培文公寓始终相伴。
培文公寓建成于1930年。在上海,这样的老建筑总是为人津津乐道,但培文公寓似乎还差了口气:无论人气还是曝光率,远不如同样坐落在淮海中路上的武康大楼。
有门面,有故事,是成为网红的基本要素。当一座网红建筑也是如此。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人文历史,培文公寓丝毫不逊色于武康大楼。
在《来自法国的上海人:建筑大师赉安传奇》编辑吴飞鹏看来,培文公寓是当时霞飞路(现淮海中路)上的“巨轮建筑”,建成时不仅是这条路上的最高建筑,更是集中展现了当时的建筑成就。
站在南北高架下的人行天桥上遥望,培文公寓风格鲜明,这是20世纪30年代风靡全球的装饰艺术风格。培文公寓建成一年之后,大洋彼岸有一栋风格相同的大楼拔地而起——美国帝国大厦。
武康大楼的设计者是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培文公寓的设计则出自与邬达克同时代的法国人赉安。1924年,赉安和合伙人共同创立“赉安洋行”,此后,赉安、韦西埃、克鲁泽三人的名字缩写“LVK”出现在不少上海老建筑墙体上,其中就包括培文公寓。
“最难得的一点在于,赉安洋行坚持风格,不照搬业主需求,保持了建筑师的独立性。”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曾对记者说。
据《上海名建筑志》《卢湾区志》等资料记载,培文公寓二层以上为住宅,最小是2室户,还有3室、4室和5室户,每套房间都有壁橱或箱子间。厨房里备有烫衣板、小柜和集中供冷的固定冰箱。楼内装有垃圾管道,用圆铁管制成,出灰口设在院子内侧,倾倒垃圾十分方便。如今上海最主流的土地利用方式——“螺蛳壳里做道场”,在赉安洋行设计的建筑中得到充分的前瞻性应用。
前几年,作家陈丹燕对武康大楼的住户进行了口述史记录。在她看来,武康大楼受到人们热衷的外在是蚌壳,而内里安静的居民和历史才是珍珠。
培文公寓的珍珠是什么?它是老上海李女士的童年回忆。她说,小时候曾住在培文公寓的同学家,房间还算宽敞,窗户区向外挑出,是半个六边形三角区,有三个窗格,蛮明亮,“小时候还对马赛克的宽敞楼梯印象深刻,大家经常在楼里捉迷藏。”
它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20世纪上半叶国际形势风云激荡,1934年11月,培文公寓住客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家中举办过一场纪念十月革命的聚会,受邀参加的有宋庆龄,还有后来被中国人熟知的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和马海德。
培文公寓早期居民多为外国住客,到了20世纪40年代,培文公寓又被孔祥熙购得。1956年,培文公寓的底层开设为上海妇女用品商店。开业当天,《解放日报》发表评论:“希翼妇女商店的工作人员,经常研究妇女的需要,为大家的姊妹们服务得更好更周到。”
但培文公寓为什么这么多年不温不火,甚至无法和武康大楼一样成为网红建筑呢?
一来,武康大楼的火爆和区位有关。武康大楼周边商业化氛围较弱,少有高楼,大楼位于路口夹角区域,马路呈放射状,周围视界开阔,这几年架空线整治后,建筑本体更加突出。相比之下,培文公寓显得局促很多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横亘在培文公寓面前的南北高架和人行天桥,挡住了行人视线,很难看到大楼全貌。而且在淮海中路的商业化浪潮中,路边大型商厦迭起,也让这座曾经的最高楼逐渐黯淡,这也是城市发展中许多历史建筑同样面临的问题。
二来,武康大楼和其周边经历过系统性的、持续的城市设计。武康大楼是上海首个试点历史建筑修缮、旧住房改造和高空坠物整治“三合一”的大楼。武康大楼对面的区域向外拓宽为500平方米,成为观赏大楼的最佳落脚点,道路也更安全。地上的窨井盖被精心设计,地面还新增导航标识,让动线节点串联起来。相应的,让建筑从内而外保持整洁美观,是培文公寓需要努力的方向。培文公寓内院小区内横亘着不少黑色架空线,在外墙上的管线、空调外机也比较多。
但在IP塑造上,培文公寓具备武康大楼没有的优势——拥有一家曾引全国风气之先的专业特色商店。尽管目前来看,培文公寓和商店还没有完全相互成就,但业内人士信心满满,在新一轮改造中,商店必须要和百年建筑学问底蕴结合,实现破题。
今日之上海,名人故居、历史建筑星罗棋布,更多的老建筑和培文公寓一样隐居于幕后。当前,上海全面进入存量更新阶段,上海市委市政府2024年第一会更是以城市更新为主题,这正是老建筑迎接新生的大好时机。相信在上海妇女用品商店整修之后,未来的培文公寓将连带周边雁荡路、南昌路、淮海路上的其他老建筑,共同组成一条丰富精彩的citywalk路线。当然,大家也期待上海能有更多的“旗舰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