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18 年起,每年年初我都在“建筑档案”上以读书为线索,总结下上一年做的一组值得记录的事情:《建筑档案对话王辉丨一个爱写文章建筑师的2018》 《王辉的2019 一个建筑师的读书档案》 《王辉的2020 一个爱读书的建筑师的讲座档案》 《王辉的2021 一个爱读书的建筑师的8341》 《王辉的2022 一个爱读书建筑师的疫情第三年》。
我算是写文章比较勤的建筑师,追溯一年内写作的线索是查自己的书单,因为读什么书往往与当时的写作有关。我的码字有三个缘由:一,眼大肚小的写作冲动;二,无心插柳的随笔约稿;三,宣传推广的项目刚需。
从2013年起,我参与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三年级的开放式教学。现在成为当时第一批参与这个项目的老师中岁数第二老的,早该把这样的机会让给更年轻的实践建筑师。之所以还来教课,是因为想完成自己的一种教学理念:教一门对学生终身有益的课,用建筑学专业的studio形式,对未来职业生涯中不可缺失的一种品质进行训练。这种品质就是“意志力”(willpower)。
意志力可以用结果来定义。比如我每年要读100本书,支撑这个结果的就是意志力。再如现在人人似乎都说要躺平,但并没有多少人真的躺下,支撑这种不倒的残局就是意志力。每次进入教学楼,我都深感对于现在有各种心理脆弱问题的大学生而言,上一门培养意志力的课的必要性,尤其是我的儿子也正好和这个年级的同学同龄。通过几年来对建筑学三年级学生的训练,我也越发有自信地认为其它专业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建筑学studio来做训练意志力,这门课可以变成通识课。这就把建筑学教育不固化在职业建筑师的培养,而是面向未来的领导者,这点对于像清华这样的学校更为重要。
近十年来,我的课题一直不变。场地选择在北京奥林匹克主赛场东侧的大屯路公交站场,这是在城市核心区难得的空地,完全可以用于TOD开发。题目是“年轻人的微城市”,这源于十年前一个获奖的北京规划研究课题:如何用城市中心区公交用地生产出创业空间,让年轻人能够成为城市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教学方法是个纯粹意志力的训练,学生在第一次场地考察后,必须画一张画,视觉化地体现看场地后的感受和情绪。八周的训练就是用建筑学语言把这张直觉的图画转化为有理性依据的设计,它最终的呈现必须与最初的这张图有形式的相似性,但在内容上要有功能和逻辑。这二者之间的转化是如何实现的?这就是通过近十年的摸索我总结出的一套教学法,以康德先验哲学的先天综合判断为基础,经过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进阶,引导学生看到那张直觉的画里隐藏着的先机,并在这个先机慢慢的显影过程中认识自己,找到自信。
有了关于这个教学法的理论思考,以及学生的作业案例,我特别期待能够把它写成一本书。所以每节课都做了录音,并和学生签了合同,允许把他们的作品及课堂对话用在以后的书里。三联书店的一位编辑还特别热情地为我做了出版计划,常识雷锋为我找到了小雷锋来整理文件。这是一个让我来教书的动力,而且一切都在行动之中。到了年底,小雷锋帮我整理出60万字的谈话录,但要把它变成一本书,足以让我忙上另外的一年。
教完清华的春季学期,位于澳洲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大学又邀我在下半年他们的春季学期去教门大师课。在他们的研究生教学计划中,每一学期都外聘一位大师来教设计课,每个学生毕业前必须修一次大师课。在封闭三年后,我很想深入了解下外面的世界,就爽快地接受了邀请,虽然对如何分身于两个大洲还茫然不知。
澳洲的教学很正规,要提交大量的书面报告。好在这部分我最不擅长的事被辅助我教学的老教授Mark Jones承担了。较我资历高很多的Mark比我长十岁,在近些年全职教学前,是家成功的事务所的老板。有一次吃饭时谈到现在行业很卷时,他的朋友Rob夸Mark当年靠一张手绘草图就能拿下布里斯班当代艺术馆竞赛。大家合作得非常好,虽然Mark有他的观点,但总说:“Hui,this is your studio。”他还拉来当地的建筑师和规划师一起来补充几堂课的教学,也使我也学了不少新常识,例如布里斯班的奥运规划、澳洲的绿建,等等。澳洲的设计课教学还要求一定小时数的讲课,而不只是桌面辅导。我想何不利用这样的机会系统梳理一下过去的设计,搞得好还能出一本英文的书。而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时间拓展太多,只能就着新话题临时抱佛脚地把以前积累的一些ppt重新组合,远远没能达到出一本有思想体系的书的水平。然而正是这种要写作的野心,支撑了我下决心承担这个教学任务的勇气,否则这个让我想起来都不知是怎么过去的学期就不可能发生。
一年里正式教两次设计课的差事已然挤占了不少时间,但我还是不能克制住自己想写点东西的不良习惯。很多人问我:“你读那么多书能记住吗?”我会反问:“你记得住上周今天的晚饭吗?”读书其实就是营养的摄入,但这么读,是否能吃透呢?有时还需要写点作业。年初的时候,我没事找事地写了两篇读后感,仿佛是对自称每年读很多书的检查。
这三年我在国科大的建筑中心教现代建筑理论,内容和结构完全是自己编篡的,虽然有个性,但不能算是正宗。正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建筑理论的青锋老师出了本《当代建筑理论》,我用春节放假时间(那时是哪儿也不能去的最后阶段)通读完,趁着开年事不多,一气呵成了一篇用三经三纬来读这本书的书评,发表在《建筑学报》上。青锋老师的这本书既突破了之前刘先觉先生同类研究的格局,也借只有中国人才会有的宏观思维条件超越了外国同行的工作,是对当代建筑理论比较全面的先容和评价,但也构成了一定的阅读难度。这篇书评的价值是以历史、理论、评论为“经”,以关键概念、核心人物、主要文献为“纬”,编织一个由“三经三纬”网拧成的红绳,以引导读者走进和走出本书所构建的常识迷宫。
苏丹老师送我他的第二本传记体散文集《黑白之城》时,嘱我写点东西,期待值也就是长一点的微信。我和苏丹同届,他所写的是大家这代人公共的历史,读完后会产生要说话的强烈欲望,于是写了篇长长的读后感,这也呼应之前读苏丹第一本自传体《闹城》后的读后感。
第三篇读后感是一本只有166页的《二十世纪建筑史》的序言,2022年应北京出版社王忠波老师之邀写的,2023年这本书终于出版了。王老师引进的这套德国著名的贝克出版社通识类丛书,涵盖文史哲科技艺术诸多门类,每一本请一位学界有影响力的学者撰写一篇导读。这篇序言也说明了我为什么主持建筑理论课的原因:让建筑师来评论下建筑史家的作品不但无可厚非,还会加强他们的建筑史意识,不让建筑史仅仅停留在常识的层面,更要积极地站在建筑史的坐标上来判断设计工作的价值。但愿我的这篇相对于正文体量有点偏长的文字有助于这本书的销售。
在教清华的课时,清华艺术博物馆正好举办“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展览,策展人杭间老师邀请我来参加学术讨论会。我正在用康德的先验哲学来教学生,就做了个“极简——从纯粹理性到实践理性”的简短演讲。会后,艺博的老师邀请我做个更长的专题讲座,我也不自量力地答应了。到了临近讲座的一周,才注意到去艺博讲座的学者都是做了认真的准备,因为听众的水平实在太高了,绝不可能用打酱油的心态去乱讲。只好选择临阵脱逃,这也是我第一次爽约。后来《设计与艺术》杂志要在“三边联谈”栏目发与这个展有关的文章,艺博又一次邀请我把上次的发言总结写出,这次只能以文谢罪了。其实在几年前,用来回答“大家应该做什么”问题的“实践理性”,一度成为我当年的主题词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这个系列演绎到后来被“空间正义”置换为更具体的设计方向。而这篇文章又回归了原来的话题,算是无心插柳。
3月出的《建筑师》第221期是东南大学沈旸老师组的城市更新专题。沈老师以“为人而新的城市”为题,设问:“城市为何需要更新?城市应为哪些人更新?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如何参与到更新活动中?而大家生活的城市更新如何可持续地推进?” 沈老师约我写稿时,我头脑里马上浮出“谁的城市更新”,这个问题始于在近期的一系列城市更新实践,非常有感而发。但写什么根本没有头绪,于是2022年上半年就变成了凑字,一写还收不住了,写了1.4万字。结果下半年变成删字,减去几千字比写出几千字还难。好在主编、责编最后宽容了一些字数限制,否则会得见字要吐症。这篇文章延续了上一年学术思考中“空间正义”的主题,论述了把空间正义作为一个先验理念来认知当前城市更新中所面临问题的必要性。然后举了近期的三个设计案例,证明了像“空间正义”这样的政治概念不仅仅可以成为设计的灵感,还可以提升设计师在项目中的角色维度,建筑师变成策划者,把“空间正义”实现为“正义空间”,在公共空间利益分配上承担主动的责任。
2023年初《当代建筑》请筑境设计总建筑师薄宏涛担任客座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薛名辉教授担任特约编辑,计划在年中出版“城市更新的价值创造”,将从理论体系、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三个角度出发,关注物理空间、产业更新、创意学问三个方面所带动的系统性城市价值回归与提升,并关联政策、技术策略、实施路径,以及相关案例和典型实践,进行新的探索。因为在两年前的《当代建筑》约稿中,我已经写过“空间正义”,所以不能再写这个了。于是转向了“复杂性”线年秋季学期在国科大的关于现代建筑的理论课,从分析亚历山大的思想历程,到雅各布斯的城市观,开始涉及复杂系统,这又使我接触到了圣塔菲研究所做的这方面工作,并开始了一系列新的阅读。有幸的是刚上手就找对了要读的书,开卷有益。我在本科时就买了普里戈津的《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一直沉睡在书架上,现在终于被唤醒,又半懂不懂地读了他的《确定性的终结》和《从存在到演化》。
读到另一位复杂系统理论重要的缔造者的霍兰德的书是《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和《涌现:从混沌到有序》,以及人工智能之父赫伯特·西蒙的《认知:人行为背后的思维与智能》,以及关于他的传记《穿越小径分岔的花园:赫伯特·西蒙和他的科学迷宫》。
这些阅读的直接结果是用复杂系统概念来重新理解正在做的项目,酝酿出了这个方向上的第一篇文章“复杂系统视角下的城市更新”。“适应性”“自组织”“涌现”这些新学的概念,成为总结沈阳东贸库、福州烟台山、鼓浪屿美院的改造项目的理论线索。
其实这种没有工作压力的写作还是很惬意的。但作为事务所的小老板,不得不承担起宣传工作,所以写那些关于设计理念、设计工作总结的文章,是不亚于设计的正经工作。这种文章这一年写了几篇。
发表在《当代建筑》上的那篇关于复杂性的文章还是有些笼统,随后发表在《时代建筑》上的“用复杂系统来思考一个简单的改造设计:设计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则是用一个项目来检查我对复杂系统最基本常识的理解。KCCA在功能上其实十分简单,但设计从场地条件出发,把整体分解成多元的组件,通过局部独立组件的自组织来完成一个有整体目的复杂系统。
用复杂系统的概念来思考一个简单的改造设计: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丨王辉丨时代建筑2023年第2期
从无意识地认知复杂系统就容易转化到有意识地应用。2023年又为杨明义老师在周庄设计了一个展览。在探访当地给的几个场地后,大家都认为不理想,于是忽然脑洞打开:为什么不做个分布式的展览,把周庄当个展场?这个想法太是复杂系统了!这个设计的过程正平行于我在澳洲教书,非常有缘的是展览的开幕式是我从澳洲归来当天。从复杂系统来写它会很有意思,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落笔。
讲座和文章是双轮驱动,很多文章也是由讲座开的头。循着这个线索,本可以把“复杂系统”作为2023年的主题词,借助些讲座机会再往深度探讨。深圳大学建筑学院范悦院长正在主持春季学期研究生的建筑学前沿课,邀请我讲一次,但必须讲深圳。我手头上较少的深圳项目很难再往复杂系统发挥,倒是在眼前一系列的项目纠缠中,我想盛誉深圳还是为中国当下建设中的新类型学探索创造了一些机会。因此从这个角度准备了范院长的课,题为“无中生有:从无地方出发的地方”,讲述深圳本来是个无地方的通属城市(generic city),但由于它在政策、制度、思想、心态、产业、人口构成等等方面都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也创造了一些突破的机会,使得它反而拥有了在其它地方不可获取的设计条件,产生了新的地域类型。例如近几年在深圳发生的校园设计革命。反思我自己的项目,最近努力在所有的项目机会中策动甲方做个温室。这个想法既萌发于深圳,在北方成熟后,现在又有了重新在深圳落地的机会,多么令人鼓舞。
随后的《世界建筑导报》也要做个深圳专辑,范院长又邀我把讲座总结为文章。其实有充裕的写作时间,但因为澳洲的课开始了,又变成只有两SAMSUNG期才能交稿。我的习惯是文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先码字到一定字数再说。因为理论部分关于类型学的问题,之前在国科大理论课上刚刚讲过,正好要用文字总结下。加之实践项目也多,又要碰到删字的烦恼。一般正文要求是8000字,负责组稿的范雅婷老师说可以放宽到1-1.2万字。我的目标本来是1万字,最后实在是腾不出更多的精力修改了,小范老师允许了1.2万字。
写作是一种输出,同时更需要输入。有了复杂系统的概念后,毕竟这是科学的领域,不得不读更多的书。不过平行于这个认知的条越,我觉得有点无师自通的收获是自己把更多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带到了这个体系。
关于“地方”问题的思考和年中的时候在北京服装学院教书的季铁男策划的 “建筑现象学的新维度”研讨会有关。季老师是想深入浅出地先容建筑现象学的内涵与应用,解开哲理上的隔阂。台湾来的季老师是中文语境下践行现象学的老前辈,他认为福州烟台山项目非常有建筑想象学的特征,邀来做参加演讲和讨论。当我表达出对现象学的无知时,季老师推荐我读《地方与无地方》。刚好今年读段义孚的《恋地情节》和《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时,拓展阅读了雷尔夫的这本书。这个研讨会是6月10日的,晚于于深大的讲座两天,二者的准备工作相辅相成。
“地方”概念帮我打开了现象学大门。到年底的时候,许多杂志都参与到纪念非常建筑成立三十年的专题里。《建筑师》杂志邀请我也写一篇。这一年也是非常建筑好作品井喷的一年。虽然张永和、鲁力佳老师被困在美国的时间很长,但这次比十年前远程指挥的通讯条件好多了,心态也从容多了,所以远程操作非但什么也没耽误,还更有成效。作为建筑师,我虽然也爱写评论文章,但还是为了当好运动员。所以我在想能够通过写这篇文章获得一些启发。季老师帮我打开的现象学大门带来了新的灵感。近期我也参观了一些非常建筑的新作,在现场有很多体会,深深地感到这些作品越来越有豆浆叔身上那种鲜活的特色,而不是早期的那种抽象。于是,过去看不下去的梅洛-庞蒂的书一下子看明白了,启示我从具身性来理解张永和老师的第三个十年里的创作。这篇文章已经出炉,但它的后续思考——如何把这种现象学认知框架和复杂系统结合起来——将是另一个写作动力。
回到自己的设计,这一年里最难写的就是福州烟台山城市复兴,一个经历了七年磨难的项目。从年底各种平台的奖项来看,烟台山是今年国内城市更新项目的佼佼者。然而这个项目太复杂,怎么能充分完整地写出来,实在令人头大。11月5日,《建筑学报》组织了一场品谈会,并准备在2024年第一期专题报道这个项目。
在高密度地来福州为三联人文城市奖评委和学报请来的专家导览烟台山的过程中,我也从一个非设计师的角度更深地思考了这个项目,于是并没有从答案角度来写这篇文章,而是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烟台山现象汇聚了城市、经济、学问、消费、人口诸多要素的转型,但又要维护风貌特色的稳定,从保护规划开始的,直到今天的运营策划,都是通过极大的不确定性中让大家认识到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基于此,我想到了这类城市更新非常象希腊神话中的忒修斯之船,当它返航时,所有的部件都被更换了,它还是那条船吗?由此,烟台山的设计心得的题目起为“忒修斯之船:由福州烟台山复兴引发的对城市更新本体问题的思考”,2024年春节前将发表。
2023年最后的正式演讲是在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的刘剀老师的课上,这门课也是建筑学前沿研究与实践。现在的前沿是什么呢?是看不到敌人的阵地。我的题目是“确定性的终结”,虽然有点不明觉厉,但三观还是正确的:那个可以靠统计学概率论可以预估的时代结束了,但不等于说是陷入了混沌,相反,现在正从混沌走向有序。因为在过去的时代里,一种已经被格式化的程序使建设系统变得封闭,只能变得内卷,走向死寂。现在的重新洗牌本质上是有了一个系统开放的机会,让新的能量流入到这个封闭系统中,系统和外部环境有更多的互动,形成更高级别复杂系统的稳定。从这个角度看烟台山现在繁荣的现象,我又给自己定了个在2024年写烟台山第二篇文章的计划。
回顾一年,所有的写作都是围绕着对设计本质更深的认知。今年的主题词可以归结为“复杂系统”,有一些直接以此为题的文章和讲演。2022年的“空间正义”本质上是从社群分层上理解复杂系统,而最近对现象学的学习更是从知觉上理解复杂系统。很庆幸每日在应付庸常且烦恼的现实工作时,还能从工作中提取出这样有意义的思考内容,而边写边做也成了对庸常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