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市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不断发展和提高,但面大量广、监管困难,基层在文物建筑修缮、管理、巡查、保护、利用等方面亟待加强。”在此次两会中,黄春华在接受澎湃资讯()记者采访时表示,“民国至明清时代的老建筑,市区由于其价值显现,保护和利用已基本得到重视,但城郊街镇的老建筑,多为木结构年久失修,梁架、墙面脱落损坏,急需抢救性保护修缮。”
她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修缮经费缺乏,文物建筑修缮费用大,除部分为公有产权文物建筑外,大多数是私人产权、混合产权,在修缮经费出资上很难以达成一致而不予修缮,再加上修缮费用本身较高,产权人都有经济压力。此外,大部分产权人已将房屋出租,修缮期间会造成租金损失,都影响了产权人的修缮意愿。
另一方面,各街镇均有文物专管员及志愿者开展文物建筑巡查工作,但一些公有文物保护点位的管理单位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外部人员入内,导致巡查工作无法勘察整体实况,而对于私有文物保护点位的巡查工作,产权人私宅租户文物保护意识淡薄,配合度较低无法全面巡查,私宅大多老化、外墙开裂。
“有些巡查工作人员非专业出身,也未经文物保护工作的专业培训,能力受限,只能简单查看是否存在损毁、拆建等,很难发现内部隐患。”黄春华特别强调。
对此,黄春华提出建议,一是拓宽资金渠道提升修缮意愿,政府可搭建平台,引进社会资本,鼓励私有产权人将文物建筑交由第三方进行运营管理,为确保文物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对第三方和相关的文物建筑应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进行业有序竞争。
二是加强巡查管理,开展智慧化数字化建设,如依托“一网统管”,将文物部门与文物业务密切相关的其他部门、属地街镇整合起来,实现文物建筑“数治”和“智治”,设置系统自动推送文物建筑消防设备设施、安防监控和结构、环境等专项监测的预警数据及报警信息,第一时间提示文物部门与相关部门、属地街镇,对文物建筑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预判预防,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三是保护和发展有机融合,筑牢底线,在城市改造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历史和学问价值的建筑,可在广泛听取相关部门和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实行分类保护,有的原汁原味全部保留,或根据建筑实际情况部分保留,有的可采用转移保留,把有价值的建筑构件和场景元素,拆移到其他地点集中规划布置。
四是加大文物建筑保护的宣传,提升公众文物建筑保护意识,增强海派学问自信,还可以将文物建筑体验与传统国学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游学中体验到文物建筑之美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或者可将文物建筑与开发乡村旅游结合,实现“新旧交融”,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学问品牌和村镇的“学问IP”,激活乡村旅游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