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大屋建筑古典,工艺精细,独具匠心。尤其是那“仁善里”客家大屋,更是气势恢宏,尽显古学问与古建筑的魅力。此屋始建于清代道光十四年,由江姓先祖仿照北方四合院祖宅而建,座南向北,占地1645平方米。
它由殿、厢房、天井、套房、广场、池塘等构成,内外装饰艺术工艺极高,特别是其柱、樑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壁画、陶塑、雕刻等,皆具地方特色。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该村江燮坤考取清代岁贡,由朝廷拨款在该大屋门前广场竖立了两支直径30公分,高8.5米的石旗杆作为纪念,更显其历史之厚重。
每一根梁、柱,每一片檐、楣,皆雕刻成各式图案,匠人巧思尽显。壁画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细腻的花草树木,还是栩栩如生的鸟兽虫鱼,亦或是磅礴的山川河流,生动的人物典故,皆描画得细致入微,生动有序。每一笔、每一划,皆融入画家的心血与情感,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亦能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仁善里大屋正门门框厚重,由麻石板砌成,门框外沿雕刻成长条圆柱体,既减少单调,又增添庄重与典雅。门槛上贴门框两边石礅雕镂成形,形态逼真,动感十足,寄托了屋主人对富贵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屋内天井呈正方形,四边建有水槽。阳光透过屋檐缝隙洒在天井上,斑驳陆离的光影与周围景物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美感。天井四角书写“青山、绿水、鸟飞、鱼跃”八个大字,皆为草书,形似蝌蚪,龙飞凤舞,点缀了天井景色,亦体现了屋主人对生活的悠闲雅致与诗意追求。
屋内门窗的木雕、陶塑花饰纹路变化多样,工艺精细。每一处细节都洋溢着浓郁的学问氛围和生活气息,仿佛能穿越时光,与古人共品生活点滴。
此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学问内涵,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与传说,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在广宁县北市、清桂、潭布、江屯等地,流传着一种独特的学问现象——客家山歌与舞山狮。这两大传统学问瑰宝,如同璀璨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北市大屋村土地上,诉说着客家人的情感和记忆。
客家山歌,那是风中的细语,是田野上的歌唱。歌词里藏着山川的韵味,歌声中流露着人们的情感。老一辈的人,用口口相传的方式,将这份淳朴与真挚,传递给下一代。一般为四句式,演唱时,可低呤浅唱,也可高亢抒发心中情怀,每句一般为七个字,一、二、四句末尾字押平声韵,第三句末尾字为仄声不押韵。句式排列恰似七言绝句的旧体诗,且分别运用赋、比、兴表现手法,贴切、生动、形象。无疑它是本县艺术价值较高的民间歌谣。
除了客家山歌,北市镇的大屋村还有一种传统学问令人瞩目——舞山狮。这种舞蹈形式又被称为狮猫、大头狗,是江氏客家人的传统学问之一。舞山狮的狮头比南狮小一些,形状酷似猫头,舞姿仿照猫的走步、洗面、噬脚等动作,生动灵活,充满了童趣和乡土气息。
在舞山狮的表演中,锣鼓的伴奏也是一大特色。不同于一般舞狮采用的大鼓、中锣、小钹等乐器,舞山狮采用的是中鼓、大锣、大钹、运锣(双),敲起来疏密有序,高低紧凑,起伏跌宕,声音浑厚而多彩,为整个表演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每年春节,大屋村的舞山狮活动如期举行,狮队穿着彩旗,敲锣打鼓,挨家挨户拜年,为村民们带来欢乐与祝福。这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学问的传承,一种情感的交流。
如今,《广宁客家山歌》已被批准为县级非物质学问遗产项目,而舞山狮也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中。这些非遗学问的魅力,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客家人的淳朴与真挚,也让大家对这片土地的学问底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除了仁善里大屋外,附近尚有永安里、福兴里等大屋,组成庞大的客家建筑群。这些大屋虽风格各异,但皆雄伟壮观,工艺讲究,学问底蕴深厚。它们如璀璨明珠,镶嵌于这片古老土地,熠熠生辉。
本文为澎湃号编辑或机构在澎湃资讯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编辑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资讯的观点或立场,澎湃资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