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金年会·jinnian(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建筑午餐 Vol17|跟着作家btr环游《繁花》里的上海马路
栏目:企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4-01-17
分享到:
 《建筑午餐》是 一言一吾 i-Talk 新推出的一档对谈类栏目,聚焦社会热点和建筑领域新鲜事,闲聊建筑师、学问人的灵感与观点,欢喜与烦恼。不定期推送,为建筑爱好者的午餐加点料。  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译者、艺术评论人、艺术家。主要出版有《上海:城市生活笔记》(世纪出版,2003)、《迷走·神经》(新经典,2013)、《迷你》(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意思意思》(中信出版社,2017)《上海

  《建筑午餐》是 一言一吾 i-Talk 新推出的一档对谈类栏目,聚焦社会热点和建筑领域新鲜事,闲聊建筑师、学问人的灵感与观点,欢喜与烦恼。不定期推送,为建筑爱好者的午餐加点料。

  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译者、艺术评论人、艺术家。主要出版有《上海:城市生活笔记》(世纪出版,2003)、《迷走·神经》(新经典,2013)、《迷你》(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意思意思》(中信出版社,2017)《上海胶囊》(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年)等。主要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浙江文艺,2009)、萨奇《残酷极简思维》(楚尘学问,2013)及保罗·奥斯特《冬日笔记》(九久读书人,2016)等。关于文学、影片及当代艺术的评论及写作散见于《周末画报》、澎湃资讯及瑞象馆专栏等。曾担任2012年大声展文学单元(北京)及2016年朱浩摄影展《就像影片一样》(10 CorsoComo)策展人。于2014年起创办微信公众账号“意思意思”。创作影像参加2023年厦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艺术季。

  光影流转,人流聚散,《繁花》上演的这席盛宴在上周落幕。宝总、玲子、汪小姐和李李等人在上海滩上兜兜转转,往来络绎,一边铺就各自事业的道路,一边是斩不断的情义。黄河路的喧嚣,进贤路的烟火,外滩的唐皇,就在他们背后徐徐展开。在这个冬天,《繁花》点燃了上海人的怀旧情绪,也打开了何为上海、谁是上海人的探讨。而答案要从每个人的记忆中去找寻。为此,《建筑午餐》邀请到了作家、艺术家、资深城市游荡者btr带领大家在他脑海中的上海城市地图上city walk,从街道、亭子间、防空洞、公交车聊到鲜肉月饼、椒盐大王蛇,从实体空间遁入虚构空间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他打开大家的感官,扩大地理的空间层次,更新大家对城市的感知。

  btr:我前两天看到一个资讯,说黄河路最近装了红绿灯,因为原先国际饭店是从南京路走过去的,前面十字路口一直是大家胡乱穿梭的一个地方,但是最近装了红绿灯,说明人已经实在太多了。

  我觉得它早晚要变成一个步行街了,看这个样子,因为黄河路这个地方有名字上的优势,“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看了《繁花》之后,大家不到黄河路就心不死,所以就堵在了那里,华山一条路成为了过去。

  i-Talk:这个片子里面有很多地理的空间都是有所暗示的,包括开场的时候,大家带阿宝和爷叔一起去看很多房间,一开始都是不满意的,后来看到一个英国套房才满意,这个当中显示出地位阶级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btr:对,在这个电视剧里面,借用空间来暗示不同的阶级,不同身份和不同的人际关系,比如说黄河路是一个商战的大背景,所以它的主要视觉是招牌林立,招牌也是彼此之间在竞争的,包括后面讲到年初五放炮仗,其实也是一种暗中的比拼,是一种炫富的表示,这是一个彼此之间激烈竞争的场所。

  进贤路就稍有不同,到了进贤路之后,你会发现夜东京是街区人际关系的一个缩影,因为在那里你可以发现马路的尺度很窄。剧中对面菱红的精品店,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场景,讲到夜东京开了之后位置不够,然后玲子就说你坐到对面去,我把你的菜端过来,有这么一个场景她就穿过马路。我觉得在上海很多地方都是这样。

  btr:是的,剧中还原得挺好的,但是另一方面来看,其实王家卫还是对它做了很多虚构化的设计,比如你会注意到每次到黄河路,地上都是湿的。因为他喜欢这种镜像的感觉,所以他是故意让晚上的光可以有一个反射,所以所有的场地都是裂隙特别多,地上永远是湿的,不是说上海天天下雨,是导演的这种主观的一种设定,我觉得这也是这个戏的一个很大的特色。回忆过去的时候,他没有被这种过去的历史所框限,而是通过一种想象或者更有虚构色彩的方式来还原导演真正想表达的那些东西。

  i-Talk:看这个片子会有一点累,因为它一直借着水晶折射或者是玻璃,让人感觉一个人总是有好几个分身,晚上霓虹灯很亮,再加上一些玻璃的穿景,视觉上乍眼看很好看很美,但是看久了有点视觉疲劳。

  btr:是的,的确,但是你说的视觉特征是很明显的,他利用各种镜像和玻璃,他的很多镜头是从镜子里面拍的,尤其是吃饭的镜头你很容易发现,因为你是右撇子,在镜子里,他是用左手的,所以你很容易发现还有很多是利用了镜子边缘的折射的,他稍微有点错位,造成了一种叠影。然后这个戏里面有很多对于空间的暗示,我觉得是通过人在一个镜子的玻璃的外面,在电视剧的图像中的框里面去看东西,这个里面有好多镜头,人物视角是通过空间里面再设计一个框来表现两者的对视,宝总、汪小姐、李李和景秀都有。

  我觉得这是非常当代的想法,如果回到影片史的话,从希区柯克的《后窗》开始,当代都市的一种观看方式,其实就是你从后窗望出去,对面有很多窗,这样是一个窗口对窗口的观看方式,所以在影片里面也是很明显有很多这样的处理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然后包括人和人之间的区隔,从办公室里面的隔离,到排骨年糕店,里面也有很多这样的窗口和外面的区隔,所以你说得很对。叠影和身份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和外之间的关系,每个人有自己的一个视角。

  i-Talk:刚刚聊了很多《繁花》里的空间,其实在《繁花》里面出现的那些空间在新世纪也有了它新的功能,例如原来的证券交易所,西康路那边现在就变成了一个体育场,这些空间的功能发生了转变。大家之前有聊过“防空洞”这样的空间,在上海上世纪90年代,或者是说之前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

  btr:防空洞首先跟我的童年记忆有关,因为我刚才讲到小时候,一个人的活动范围很有限,他在家旁边两三个街区,就觉得好远了,以为整个上海就是这块地方了,但是在这一块地方里面你会发现一些你去到的,尤其对小朋友来说是特别神秘的地方。

  我当时去过两个地方就特别神秘,一个是在百盛,就是淮海路陕西路路口下面有一个土耳其餐厅,走到地下的地下一楼,就特别的空旷,好像别有洞天一样的。第二个是在妇女用品商店对面,淮海路和南北高架交界处,下面有一个巴西烤肉的餐厅里面,也是地下好像别有洞天,然后有一个乐队常常在这个舞台上会表演,所以两个事情就让我意识到,其实上海的地下是四通八达,有很多防空洞的空间。那么防空洞的空间,我想到它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个就是似乎你走进去之后,手机信号没有了,它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所以它的隔音效果特别好。

  第二是一个便宜的可以租住的地方,地下有很多便宜的像廉租房一样的租给人家的地下空间,在北京更加多了,但是这个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上海的防空洞并不是都修得非常好,这可以讲到一个大的背景,1960年代末,当时传闻跟中苏关系紧张之后,那么整个城市就会陷入一种临战的状态,大家就开始挖防空洞,当时有个口号叫“深挖洞,广积粮”,这个发生在我出生之前,我也不是特别清楚。

  btr:打开上海随申办APP就可以看到,输入地图-民防地图之后,它就会根据你现在的位置,告诉你周边哪里可以避难。你可以发现这些应急避难场所,它分成了不同的几种类型,一种叫应急避难场所,一种叫民防工程,一种叫民防宣传教育场所。

  i-Talk:空间其实承载了很多历史的记忆,从电视剧《繁花》里面看到有很多这样的空间,它对应不同人的身份,不同地位,有更多的想象在迷宫、防空洞,现代人很难意识到防空洞的一些重要性和民防功能。这种避难场所在小说里又有一些迷幻的色彩,要打开这种无边的想象,从作家小说家的这种角度,可以给大家观众一些更有意思的探索吗?

  btr:空间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如果你打开一张地图,有一个平方,那么一个平方里面它标示着所谓的有的东西是不多的,比如说一个房子是有标出来,一条马路有标出来,一些住宅有标出来,但是一条弄堂它就不一定有,像上海有非常丰富的弄堂,可以穿来穿去的地方,那么这种路在地图上有吗?

  所以有的时候你在城市里做city walk的时候,很多人是在地图上有的区域里走,但是如果你走到一些无的区域就是【空】的区域,就消失了。我想我未来可以做一个【上海可以穿通的100条空路】的city walk 路线。

  原标题:《建筑午餐 Vol.17|跟着作家btr环游《繁花》里的上海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