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长江学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孙一民考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后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建工”),在这里,这个刚刚过完17岁生日的呼和浩特少年被当地同学称作“南方人”。
从1981年到1991年,这个“南方人”在这座城市用十年半的时间成为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体育建筑研究方向博士,并与一位哈尔滨姑娘结为伉俪,成为一个哈尔滨女婿。
孙一民用“特别”来形容哈尔滨,而历史上,这座仅有120多年历史的城市,先后4次被列为“特别市”。在孙一民看来,哈尔滨这一波“泼天富贵”是“意料之中”,并且不会如部分一夜爆火的城市般昙花一现,因为这座城市有着深刻而多元的内涵。
“它既有非常精致的东西,但是它又是很真诚的那种城市性格。”以“作品级”的历史建筑为例,其风格之多元、密度之高、用材之精,可以说是令人惊叹。哈尔滨,是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黑龙江省博物馆主楼是一座欧洲巴洛克式建筑,始建于1906年,原为莫斯科商场,国家一级保护建筑
由于要在北京转车,1981年夏,乘坐几天火车到达哈尔滨的旅程并不轻松愉快。孙一民清晰地记得,只有车站前人工操作的扫地车,让他嗅出了一丝“先进性”,成为长途跋涉后的一丝安慰。
1980年代初,正是哈尔滨第一代车站被拆除而第二代车站处于施工中的“尴尬期”。在孙一民抵达的30年前,曾担任哈建工建筑系主任的常怀生教授在1950年代第一次踏上哈尔滨的土地,则从见到老哈尔滨火车站开始,就被那座新艺术建筑典范的建筑及哈尔滨的城市风貌所折服。
如果说上海是因港而兴,哈尔滨则是因铁路而兴。甲午战争失败后,1896年,李鸿章赴俄签订《中俄密约》,俄国获得了西伯利亚大铁路(世界最长铁路)穿过中国领土直达海参崴的特权。将西伯利亚铁路以最短路径连通至太平洋西岸的铁路简称中东铁路,铁路T字交叉的中心设在哈尔滨。
1905年,由俄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基特维奇设计,被称作新艺术建筑典范的第一代哈尔滨火车站站房投入使用,整个建筑的门窗、墙墩、铸铁线条装饰都是曲线个站点中唯一的一等站。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哈尔滨火车站如同远方漂泊者的梦幻方舟,在20世纪上半叶,有30多个国家的20余万侨民从这里进入他们心中的理想之城。
南岗博物馆内展示的圣·尼古拉斯教堂旧照,位于大直街中段的圣·尼古拉斯教堂是哈尔滨中心城区的中心,以它为圆心,周围街道四射,建筑精美
哈尔滨规划展览馆记录了其城市化的历史。展览馆内的展板显示,“哈尔滨是近代中国最早、也是仅有的几个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城市之一”。1902年和1906年,俄国规划师绘制了《哈尔滨及郊区规划图》,以莫斯科、巴黎为蓝本,借鉴当时欧洲流行的规划手法,在地形结合、功能分区交通网络、市政设施、城市景观、居住环境等方面做了周详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
孙一民告诉记者,在这个时期,以老火车站为圆心,哈尔滨的城市轮廓形成了三区雏形,即以中东铁路行政区、铁路职工住宅区为主的新市区(南岗区),以商业、江沿码头和铁路总工厂为主的埠头区(道里区),以及1890年左右形成的中国人聚集区傅家店(道外区)。
“这三个区的发展是不太一样的。我当时是直接就进到了南岗的核心区,在核心区里面生活十几年,感受到的学问按照俄国规划来说是相对层次高一点,教堂、领事馆、花园洋房数量较多,道路规划比较规整,格局鲜明。”
作为一个建筑师,将向游客推荐哪座哈尔滨建筑?面对这一提问,孙一民的答案是哈建工大楼,如今在苹果地图上,它的名字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土木系教学楼旧址”。
那是孙一民学习、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有底气将自己住过、工作过、生活过的建筑推荐给游客,这可能是属于“哈尔滨市民”的幸运。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教学楼旧址(原哈建工大楼),从这栋大楼里,走出了10位土木、建筑领域的院士(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3年建成的西大直街66号大楼,由当时的苏联专家、哈工大土木建筑系系主任、1926年老校舍扩建的建筑师——彼得·斯维利多夫教授设计,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平面接近字母“E”形,围合了西大直街、企业街、海城街三面,曾作为哈工大主楼使用。
“它是充满一个街区,就是整个一个地块都是一栋建筑。因此当年大家整个学院的教学、科研、服务都在这栋楼里,甚至包括图书馆、礼堂、体育馆和四五个饭堂。如果从类型角度说的话,它是多功能复合的。等于不出楼就可以到体育馆看院系的比赛,然后楼上礼堂到周末会播放影片,是一栋特别有生活趣味的大楼,当年大学生白天在这个楼里待一天,晚上才回到宿舍去。”
这栋古典复兴风格的大楼,不仅是哈尔滨二类保护建筑,也见证了哈工大的历史变迁。和它一墙之隔的建筑是企业街59号老校舍,始建于1906年。这座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在1909年至1920年曾作为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使用,后随着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形势变化作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校舍,此后几易其名,终于在1938年正式更名为哈工大(哈建工前身是哈工大土木建筑系,1959年独立建校,2000年与哈工大合并)。
在孙一民看来,哈尔滨的历史建筑,不只质量高、密度大,并且往往记载着20世纪上半叶跌宕起伏的历史,内涵深刻、丰富,随便一拍,可能就是一部影片。
“我头脑里的记忆随便拿出来,遍地都是影片素材:从当年哈建工的大楼走下来,第一个街口一转弯就是花园街(现联发街),那里有一个木结构住宅,沿着花园街往展览馆方向走,不超过5分钟就是中东铁路总稽核(副局长)官邸,受新艺术运动风格影响,这座建于1904年的建筑设计考究,后院里边有小亭,小院子下面其实是酒窖。这个建筑在1929年用作张景惠公馆(时任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1935年为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参事住宅。最关键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后称四野)指挥部曾在此办公。可以说它见证了哈尔滨的近代变迁,记录了这座城市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光荣历程。”
中东铁路总稽核(副局长)官邸(今联发街1号)已完成修缮并作为“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使用
孙一民所描述的原花园街一带是原中东铁路职工的住宅区,在哈尔滨,它被称作“黄房子”区或是“水彩画”区,因为视觉上,目之所及就是一幅幅水彩画。依照修旧如旧和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中东铁路总稽核(副局长)官邸(今联发街1号)已完成修缮并作为“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使用。
随着哈尔滨升级为“尔滨”,中央大街冻梨咖啡的照片登上热搜,配文“这么整,谁能分得清尔滨和外滩”,成为一时焦点。
“南方土豆”们善意调侃的背后,其实是长久以来人们对东北的片面理解甚至误解。孙一民认为,可能是中国太大了,身为呼和浩特人,他常常遇到有人分不清乌鲁木齐和呼和浩特,部分小品或是短视频对东北的形象输出,也造成人们对东北有了脸谱化的甚至肤浅的形象定位。
作为哈尔滨人,记者第一次认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这些建筑流派的“生僻词”,是来自小学补充教材中关于中央大街的先容。若干年后当记者写到外滩,依然是“巴洛克、文艺复兴、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等西方建筑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建筑流派罗列,所以自然地,会将外滩与中央大街、哈尔滨与上海关联起来。
作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中央大街主街有欧式历史建筑25栋;作为首批中国历史学问街区,外滩一线栋)。从年份上看,两者的建造高峰都集中于1920年代-1930年代;从长度来看,两者几乎都是1.5公里。
当游客们由一杯咖啡分不清“尔滨和外滩”,那么从建筑或城市景象的角度,中央大街和外滩是否也会让人“分不清”?面对这一提问,孙一民从建筑、规划等角度进行了更深刻的阐述。
“从功能上讲,外滩建筑最初大都是银行、洋行、酒店,集中在商务功能。中央大街及周边则是现代城市的混合式街坊,中央大街上也许并没有一个诸如外滩12号般宏大、奢华、资金集聚那么深厚的建筑,它是市民性的,融合了商业、商务、行政、居住等多重功能,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出版于1961年)中提出的混合性、多样性,在这里都早已兑现,每个街区里边从小小门洞进去,里面都是一个小内院,内院组合起来其实都是生活居住工作都在一起的复合化的城市街区。”
作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孙一民从空间规划上阐释了中央大街的“先进性”:与外滩沿江发展的空间形态不同,中央大街是垂江发展,如同一根鱼骨串起道里区的沿区。东面依次是与之垂直的西头道街到西十六道街,街名上就透露着秩序感和网格感;西面垂直分布着上游街、红霞街(萧红笔下的“商市街”)等,体现了一体化的城市发展思路。
在哈尔滨完成十多年的学业后,被称作“南方人”的孙一民去了真正的南方——当时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发展。在这座距离哈尔滨数千公里的南方都市,孙一民却不断地发现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无论市政建设还是城市服务,这两个城市越看越觉得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有很多很好的古都,在向现代城市转换的时候其实都埋着一些硬伤的,或者说有更多限制。此外,两个城市都是多元学问共生杂糅,有很宽厚的包容性和很积极的开放性。”
在哈尔滨度过十年半的“黄金岁月”,这座城市对于孙一民的建筑设计有哪些影响?
孙一民表示,这其实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离开哈尔滨三十多年后,那座城市曾经给予他的滋养,在时间的冲刷中一点点浮现出来。
“要分两部分来理解。从教学、研究角度来看,大家学习的内容里边,讲到这个城市的东西并不重要;而从城市气息来讲,别的城市学建筑的人要跑到其他地方去画速写,哈建工从大家这一届写生就在哈尔滨,因为哈尔滨街头太多地方随时就可以写生,大家当时从大直街上的宿舍出门一转,几步就到了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06年,原莫斯科商场,巴洛克式建筑)、滑冰场、影片院(哈尔滨影片院,中国第一家70毫米胶片放映机影片院;亚细亚影片院,中国最早的豪华影片院之一,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在影片《悬崖之上》中多次出镜)、南岗市场(始建于1921年)、秋林企业(始建于1908年,巴洛克风格,百货企业),这种熏陶,有时候不用说话,你在里边呆久了之后,今天再去做设计,你就会想到这些。”
2015年,针对琶洲西区城市设计项目,一次次开风气之先的广州正式实施地区总设计师制度。作为该项目的总设计师,孙一民提出加大基础服务设施密度、高效紧凑的土地开发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加强场所与景观营造等城市设计原则,其中,“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的空间布局方式,正是他推崇的以中央大街为轴的哈尔滨道里区沿区的布局方式。
“离开那座城市多少年之后,我去研究城市做城市设计的时候,哈尔滨城市格局对我的影响会经常浮现出来。今天谈城市设计、城市营建,其实在哈尔滨可以找到非常多的优秀片段的案例。如果对这座城市进行‘剖解’,那么今天学术上、建设上的很多问题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
离开哈尔滨三十多年后,孙一民试图抛开他作为半个哈尔滨人的滤镜,站在更客观的视角去解读这座城市。他会点进那些深刻分析的文章,但无论那些分析的结论是什么,孙一民坚信,哈尔滨的“红”不会是昙花一现,因为它一直是一座宝藏,只是有待挖掘与发现。
1980年代初,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下,由全国听众评选出“听众喜欢的15首歌曲”,其中就有《太阳岛上》。在孙一民看来,这座仅有一百二十几年历史的年轻城市,有着极为丰厚的人文底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6大音乐之都中,哈尔滨是唯一一个欧洲之外的音乐之都。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场交响音乐会、第一所音乐教育学校、第一支交响乐团,始办于1961年的哈夏音乐会,已走过一个甲子的历程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在孙一民看来,哈尔滨的高雅、文艺是融入它真诚的性格和真实的生活里的。
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原名游艇俱乐部,1912年落成,由俄罗斯设计师米高扬夫斯基设计,具有典型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木结构建筑风格
“我在哈尔滨的时候,改革开放之初,看到他们就有那种传统,到周末大家都到太阳岛露天野餐,可能是一家人、几家人或者和朋友,然后就近江边游个泳。那里边其实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对生活的态度。”
孙一民用“有意思”来形容哈尔滨人的生活方式,他曾在当地《生活报》看到一个全国人民在置装方面的消费统计,哈尔滨荣膺第一。孙一民用他哈尔滨口音的普通话强调,“这座城市的人总是大大方方漂漂亮亮的”。
记者对《生活报》的印象,则是1997年中央大街改造为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时,对市民的宣传和常识普及。在那个私家车较为稀缺的年代,如何让市民接受“步行街”的概念呢?报纸上阐释了改为步行街的必要性:1924年,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为中央大街铺上了方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如俄式小面包,因此俗称“面包石”。在关于哈尔滨的影视剧里,常常出现着貂皮的贵妇乘马车穿行在面包石铺成的街面,留下一路叮叮咚咚。
关于面包石的价值,民间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一块石头一美金,有人说一块石头一银元,记者当时则被长辈告知一块石头一支冰淇淋。报纸上用面包石的价值来传输当时有点超前的历史风貌保护意识,隔着二十多年的时光回溯,哈尔滨政府在凝聚百姓共识方面既超前又接地气,禁不起机动车磨损的面包石街道,在上上下下形成的共识中,出落为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是由采访对象推荐哈尔滨的美食,因为游客们去吃的,往往不是当地人真正常吃、爱吃的食物。
民间流传的“哈尔滨十大怪”,其中排名前三都和吃有关,分别是“秋林面包像锅盖”“红肠小肚供不上卖”“越冷越吃凉冰块”。孙一民回忆,刚到冰城,他也无法理解冰天雪地为什么吃冰,有一次宿舍停电没地方去,他和一群同学走到南岗市场一人买了一支雪糕,完美诠释了“真香定律”。
当年,冬天的哈尔滨,冰棍、冰糕、冰淇淋是在露天市场里摆摊卖的,说是“摊儿”,其实就是各种垫布铺在地上,各色冰品摊在上面,不需要冰柜、冰箱等任何保温措施;反而是卖水果蔬菜的,冬天都会在货品上盖上厚厚的棉被,否则苹果白菜就成了冻苹果冻白菜。
在广州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孙一民,家中的哈尔滨红肠从来没断过。这可能是很多在哈尔滨长住过的人“基因”里的饮食习惯,而“人肉”排队为远方的亲友捎上几斤哈尔滨红肠,也是哈尔滨老铁特有的“宠爱”与“深情”。
“锅包肉是大家冲进饭堂最先抢的菜,隔一会就没了。”1907年,哈尔滨道台府府尹的厨师结合府上经常光临的俄罗斯人的口味,创制了这道酸甜口味的东北硬菜,它是这座城市中西合璧的一部分,是离了这座城市就没那么地道的独特风味。
采访最后,孙一民表示,希翼大家从哈尔滨的冰天雪地步入它温暖的室内,到更日常、更深厚、更热气腾腾的场景去理解这座特别的城市。